|
》小袋鼠教材 |
|
|
Q1:小袋鼠教材設計的中心概念是什麼? |
|
|
A1: |
由幼兒發展的觀點,我們相信學齡前的幼兒應透過真實的生活經驗、感興趣的話題,引發學習
動機,並在成人、環境的協助下做有意義的學習。
●在主題的取材上:
◎我們從生活取材,找出生活中有哪些~
•是幼兒有興趣的
•是他關心的
•是他生活上就需要用上的
•是家裡和學校都會討論的
•是他能參與甚至貢獻心力的
•是他和他的好朋友能夠一起計畫的
•是他的眼睛會發出光彩的
符合這些條件的主題,我們就把它放進來。
●在主題的安排上:
依照年齡層和上下學期的不同,做出主題次序的安排,給幼兒很多次機會、時間,用具體經
驗和抽象文字不斷的驗證,讓他慢慢從不會到熟練,從熟練到完全吸收、內化成終身有用
的基礎知識和智慧。
我們將「統整學習」的概念融入課程中,透過主題教學的方式,將幼兒重要的學習內容統整
起來。在這套課程中,每位幼兒的學習差異能被顧及,幼兒可依自己的學習速度、興趣以及學習能力,作自主性的學習。信誼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優質教材,陪伴他們快樂的成長。 |
|
|
|
|
|
|
Q2:主題教學與單元教學有何不同? |
|
|
A2: |
單元教學通常會先訂定一個大單元,下面再有小單元,但小單元與小單元之間並無特定的連慣性,而整個大單元中所要孩子學習的東西,較為龐大與複雜,孩子通常是被動的學習。由於內容太過於龐雜,老師有時候為了趕進度,容易導致偏離孩子的生活經驗與發展年齡,課程安排的方式也容易忽略了孩子是反覆學習的原則。
主題教學來說,讓從生活經驗出發,讓孩子有時間去反覆動手做與感受課程的進行,透過活動引發孩子的興趣,老師可以依據孩子的反應,彈性調整活動進行的順序,而不再是為了趕進而趕進度。
無論是何種教學方式,只要課程的安排是u符合孩子發展年齡v貼近孩子生活經驗w能讓孩子親身感受,老師得心應手,搭配環境與周邊資源的配合,就能達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
|
|
|
|
|
|
Q3:主題和主題之間似乎沒有關連? |
|
|
A3: |
建議園方與老師先訂定出孩子這三年需要學會哪些能力,任何一個話題只要能符合u符合孩子發展年齡v貼近孩子生活經驗w能讓孩子親身感受的條件,孩子上起來都是有趣的,主題銜接與不銜接對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影響的。教學的權力是在老師的手上,只要教學與課程安排的方式是老師擅長的,適合孩子的都是好的教學主題與方法! |
|
|
|
|
|
|
<TOP>
|
|
|
》Kangaroo |
|
|
Q1:有些字很難發音,幼兒根本唸不出來,為什麼要放在教材中? |
|
|
A1: |
根據研究顯示,多接觸 (聽) 特殊發音組合的孩子,在辨音的能力會大為提升。孩子多聽 (input) 幾次之後,次數足夠了,才能開始唸出來 (output)。 |
|
|
|
|
|
|
Q2:My ABC Activity Book為什麼不選擇目標字母都是出現在字首的例字呢?這樣的設計不是比較
好教學嗎?? |
|
|
A2: |
這套教材的learning focus為字母認識,希望讓孩子了解這些字母 (letters),進而可以造字 (make words), 因此有的字母並不是一定出現在單字字首。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幼兒接觸到字母在單字中不同位置的發音。 |
|
|
|
|
|
|
Q3:為什麼My ABC Activity Book裡選擇的例字不全是短母音?? |
|
|
A3: |
單單一個短母音在字首的單字,例如:apple,其實並不常見。語言的學習如果不能實用,孩子背了一堆口訣以後,卻發現其實派不上用場,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 |
|
|
|
|
|
|
<TOP>
|
|
|
》小袋鼠數學Q&A |
|
|
Q1:為什麼小袋鼠教材是生活數學 |
|
|
A1: |
小袋鼠數學強調的是—連結有意義的情境、運用生活化的題材。為什麼呢?
幼兒時期是建立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許多重要的數學概念,都在這一時期形成。但這並不是說家長應該早早讓孩子去才藝班坐下來乖乖練習心算或刻意買很多昂貴的玩具。相反的,孩子最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就是日常生活情境,因為和孩子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學習起來最自然:收拾玩具時學習配對歸類、點心時間時幫忙分配食物、開商店時學習貨幣的使用、搭建積木時認識各種圖形特徵…。
這些數學的題材,在生活中唾手可得,只是我們常常忽略了它。對孩子而言,他每天生活裡看得到、摸得到的最熟悉。例 如:
●在數方面
•數一數家裡有幾個人(數數)?
•現在有2個人在房間,2個在客廳,廚房有幾個人(數的合成分解)?
•吃飯時餐桌要擺幾個碗(數數)?
•碗旁邊都有筷子嗎(對應關係)?
●在量方面
•孩子最熟悉的身體變化-- 長高了多少(長度)?
體重增加了多少(重量)?
腳丫有多大(面積)?
•時間的概念-- 幾點要上學?
幾點要播卡通?
聖誕節還有幾天?
生日是那一天?
•三明治像什麼形狀(圖形)?
•我們家住幾樓(數)?
•左邊住了誰(空間方向)?
•樓下住了誰(空間方向)?
•誰家離比較近(距離)?
•公園向哪邊彎(空間方向)?
•坐公車要在哪裡下車(座標)?
想一想,好多東西、好多事,都有數學的影子。從生活中取材,應用於生活中,這樣的學習,幫助孩子體驗數學與實際的生活的連結,學習才有具體的意義。 |
|
|
|
|
|
|
Q2:可否建議數學教材教學要領? |
|
|
A2: |
在建議教學要領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
●幼兒是透過感官與具體經驗的學習者:
大人很容易透過視、聽去認知某一事件或抽象概念,但對幼兒而言,除了眼耳之外,還必須
借助觸覺、味覺、嗅覺等感官,親自操作、嘗試、摸索後而得到的具體經驗,對他才有意義
●幼兒有許多學習限制:
幼兒的認知、體能、語文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由學習而不斷累積、
發展、成型,因此,提供幼兒的學習內容要考慮他們的發展和能力,且最好是他常接觸到的
生活經驗或事物。
●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好奇心和想像力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助力,為了引發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利用玩具和遊戲寓
教於樂,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樂於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而幼兒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
玩法、不同的點子,無形中就培養了靈活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了解幼兒學習的方式後,老師要如何教導幼兒呢?我們認為宜採用下列方法:
•安排、布置適宜的學習環境(如:數學角),讓幼兒透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
•同一個學習內容應依幼兒年齡與經驗的不同而做不同的處理,例如:物品分類時,三歲的幼
兒可能只能依物品的種類分,但五歲的幼兒就能依形狀、顏色、大小等層次分類。
•幼兒所要學習的知識和法則應避免由老師直接提示給他們,而是安排成由幼兒? 在操作體驗
中,自己去發現。
•幼兒的學習需要你我的努力與用心,但並不是滔滔不絕的講授與示範解題方式,而是應該設
法激起幼兒的好奇、勇敢及探究的精神,由內在建構才是真正的獲得概念,我們衷心希望在
幼兒學數學的這條路上,能處處蘊藏著思考、解決問題及發現的喜悅與挑戰,讓幼兒喜歡數
學、愛上數學。 |
|
|
|
|
|
|
Q3:可否建議數學教材教學要領? |
|
|
A3: |
「專心」的寫123、快速的心算出正確答案、準確的背出99乘法表,就是代表數學好嗎?
曾經,有個小男孩,小學一年級,就能在短短的20分鐘內,將一大張複雜的3位數加減法做完,他媽媽常說,他數學很不錯喔!但,有一天,筆者卻發現他對一個簡單的應用題發呆,題目是:「小明有19枝筆,姊姊再給它3枝,小明有幾枝筆? 」我嘗試用手指頭比9,請他比10,這樣是19,再3支是多少?他好像連不起來,或心不在焉,一臉茫然,我在紙上畫19枝筆再畫3枝筆,可能因為牽涉到進位問題,孩子仍一臉茫然,當我寫出 「19+3﹦」正打算要好好解釋時,他馬上比一個手勢(好像桌上有一個算盤)並唸出公式「加3,退7進1,是22」。不到1秒鐘,看得我呆了一下,原來他是這樣在學心算的。雖然他計算得又快又準,但他無法看懂題目的意思、無法將情境與算式連結,口訣背得很熟,卻幾乎不會使用,被訓練得像計算機一樣,這樣的學習,意義在哪裡呢?
幼兒有幼兒的發展特質,學習方式也有別於小學的孩子,並不是把小學的數學提前灌輸,孩子就會提前學習,也不是將小學的數學稍微簡化一下就適合幼兒學習,幼兒應有適合他年齡的學習方式與內容。數學也有數學的內涵與本義,並不是算得越多、算得越快數學就越好,那是計算機的計算功能很強,數學教育的目標應回歸到數學求知、思考的本義上。
所以,小袋鼠數學強調的是培養幼兒解決問題、溝通、推理和連結的四大生活能,充分的了解幼兒的學習特質、數學教育的本義,找出適合幼兒學習數學的教學原則與方式。
●解決問題的能力
◎嘗試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策略解決問題
如:量桌子長時,能用線、蠟筆、積木等不同工具 ◎驗證、檢討、修正解決問題的過程
如:透過分享、討論出量桌子長時,一定要拉垂直線,不能歪歪的量
●溝通的能力 ◎適當的運用實物(如手指)、圖畫、圖表、符號等表徵來分析、解讀數學問題,並運用表徵
來說明自己的策略與解題過程
如:能用4根手指頭說明家裡有爸爸、媽媽、我和弟弟4個人,用連線的方式表示爸爸一
顆橘子、媽媽一顆橘子、我一顆橘子、弟弟一顆橘子,還有2顆放冰箱
◎分析、評估他人的想法與策略
如:小組分享時,能聽懂他組的方法並能提出問題或建議。
●能分析線索、找出關係而做出合理的預測、推論,並用方法證明之
如:孩子學習10個一數時,察覺每一個數字寫起來都有0,且都在後面,如10,20,30,40,50,60
而前面就和寫1,2,3,4,5,6一樣,孩子由這幾個數察覺了這樣的關係,因而預測說:再來
應該是7和0,因為7在6的後面,每一個都有0,再來是8和0,因為8在7的後面,再寫一
個0。孩子可拿數字表來對照,如果0遮起來,左邊就是1到9。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連結的情境並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如:還有5天就是我的生日,明天就變成還有4天
搭捷運要坐8站才到動物園,現在已經過了5站,還有3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