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三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三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嬰兒是什麼?——互動性、可塑性、組織性、與動態平衡(上)

文/雷庚玲教授

嬰兒是什麼?是分不清自我與外在界線的低智力動物;還是認知概念不斷分化、並且連簡單的吸奶技巧都可以不斷顯現自我矯正能力的高等人類(Samroff, 1968)?是只會用尋源反射(rooting reflex)找到食物以維持生存的簡單生物;還是隨時保持彈性(plasticity)並學習適應環境的進化物種?是等著體內基因藍圖,隨著時間進展,不斷鋪敘出既定的生長軌跡(preformationist hypothesis);還是會透過生理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與互動性(epigenetic hypothesis),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發展結果?

以語言發展為例,從名語言學家Chomsky以降,「語言發展緣於個體與生俱來的神經生理專屬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se)」不斷被設定為語言習得的前提。在第一屆嬰幼兒研討會中,Dr. Elizabeth Bates告訴我們,雖然沒有負責語言的專屬腦部區域,但是大腦的某些部位的確較適合進行語言訊息處理。但即使是在個體出生之後,由演化而決定的大腦各部位的職司功能仍可隨著環境刺激而調整、改變。比如腦傷兒童的語言發展,可以轉換至大腦中不同的區位進行;母語與第二語言之大腦操縱部位,也有所不同。這些研究結果,都顯示了個體適應環境的可塑性(plasticity)。

在第一屆嬰幼兒研討會中,Dr. Andrew Meltzoff以其著作之書名「搖籃裡的科學家」(中文版由信誼出版)為題,告訴我們嬰兒不只會經由神經反射驅動而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更是有意圖的心智個體。在Meltzoff的一系列實驗中,新生兒將「看見」的外在刺激,轉化成需要透過各種知覺與動作系統之整合與協調才能達成的「模仿」行為。這更顯示了嬰兒心智結構的複雜性與組織性。

在第二屆以「情緒、氣質與親子關係」為題的信誼嬰幼兒研討會中,Dr. Mary Rothbart告訴我們,氣質雖與遺傳及生理機制有關,但並非隨年齡穩定發展。因為氣質的反應性(reactivity)與自我調節性(self-regulation)都會隨生理發展而改變,兩者的互動關係,以及環境及經驗因子,更讓氣質發展的個別差異產生變數。同屆與會貴賓Dr. Brian Vaugh透過回顧氣質理論的各學派對於「親子依戀關係個別差異的原因」的論述,指稱嬰兒如何將先天與環境的影響相互整合,而成為其人際互動動態平衡的主使者。綜觀Rothbart與Vaughn之研究取向的共同特色,個體的社會情緒發展是遺傳與環境、先天與後天不斷互動而達成的動態平衡。所謂氣質測量與依戀測量,不過是在單一的測量光譜上對於生理與環境的著重程度不同而已。這樣的光譜,又會因為孩子發展因素(如:生理機制的成熟、認知能力的增進等)之介入,而不斷調整始達成動態的平衡。

注:本文節錄自<第三屆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緒文

專題演講摘要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