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三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三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嬰兒是什麼?——互動性、可塑性、組織性、與動態平衡(下)

文/雷庚玲教授

受邀參加第一屆信誼嬰幼兒研討會的Dr. Inge Bretherton曾與發明「陌生情境測量」的依戀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共事多年,她以依戀學者John Bowlby 的論述為基礎,並沿用Tulving(語意記憶與事件記憶)(Semantic & Episodic Memory),Schank and Abelson(腳本知識)(Scripts)及Katherine Nelson(事件基模)(Event Schema)……等理論,說明Bowlby認為親子互動歷史如何被個體抽象化,在抽離現場的繁瑣內容後,成為個體對日常生活運作的一套操作守則,並隨嬰兒的認知進步而逐漸發展出對於自己、親密他人、世界之「內在運作模式」。會中Dr. Inge Bretherton清楚地告訴我們,照顧者在嬰兒初生前三個月的敏感性(sensitivity)與應答性(responsiveness)可預測一歲時的親子互動品質。Dr. Inge Bretherton進一步指出,敏感且具應答性的照養方式,在子女稍長後將反映於其同理別人的能力與開放及不僵化的溝通方式。當照養行為隨子女的年齡增長逐漸轉換成透過語言而「親子共同建立」(co-construction) 的溝通方式時,不但增加親子間的順從度與合作性,更增加子女健康地建構、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同年參加信誼嬰幼兒研討會的Dr. Jay Belsky,則將嬰兒發展的視野擴及整體家庭發展。他的實徵研究結果指出,親子依戀關係不止會受到育兒方式、父母之親職信仰(parenting belief)、與育兒哲學的影響,婚姻關係、家庭運作方式,更是與育兒信仰及依戀關係互為因果。更甚者,即使是大多學派都公認為先天比後天更佔影響優勢的嬰兒氣質測量,其於一歲前(三個月到六個月或九個月)的追蹤測量中,若發現為逐漸朝向正向情緒發展或朝向負向情緒發展,也與育兒特性及婚姻關係有關。

今年第三屆信誼嬰幼兒研討會的重點,重新回歸到神經生理與認知的基本發展歷程。與會的Dr. Annette Karmiloff-Smith 早年曾與認知發展心理學之父Jean Piaget共事,她主要的研究興趣結合了天生論與建構論、也以「表徵再表」檢驗「領域特定說」的價值。在這些主要的研究議題之下,Dr. Annette Karmiloff-Smith以正常或特殊(如:唐氏症、威廉症、脆弱X染色體症候群等)嬰幼兒、兒童及成人於語言、臉孔、數字概念的發展,說明腦功能分化的動態歷程,並期望這些對於「大腦可塑性發展時程」的基礎研究,日後能對「早期療育的內容」及「醫療資源分配策略」有所貢獻。

嬰兒是什麼?如果透過較先進的大腦造影技術,比如「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我們是否便可經由瞭解大腦內葡萄糖的代謝方式而對於神經生理機制與知覺、認知、語言甚至社會情緒發展之間的關係有更精確的認識?並驗證過去許多發展心理學家所建立的理論?

本屆嬰幼兒研討會另一位與會的小兒科醫師Dr. Harry Chugany則運用前述之PET技術探討大腦在正常環境與剝奪環境(deprived environment)中的發展,並進而以生理證據說明大腦之可塑性。

嬰兒是什麼?過去三十年間,科學界對於嬰兒的看法不論在早期的神經、認知、語言、情緒及人際關係的發展現象與發展機制都有重大的改變,與我們傳統對嬰兒的認識截然不同。就讓我們一起再度詢問,嬰兒是什麼?繼續發現嬰兒吧!

注:本文節錄自<第三屆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緒文

專題演講摘要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