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一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一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小小腦袋學問大(上)

文/信誼基金會 審閱/柯華葳教授

近幾年來,由於腦神經醫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嬰幼兒的發展愈來愈受重視。在2000年一月舉辦的「第一屆信誼0~3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中,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多項重要研究發現與觀點,本文特將精華彙整,盼望每一位父母都能體會「愛,從瞭解開始」,讓寶寶與世界同步,邁向新世紀。

人類處理資訊的大腦,是全世界最好的學習機。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心理系與認知科學中心教授Dr. Elizabeth Bates表示,大腦會自己將舊功能延伸出新的功能,認知是自然演化的歷程。

大腦具彈性

嬰兒的大腦極有彈性,即大腦具可塑性。陽明大學認知神經心理學系教授洪蘭指出,大腦的認知功能可被重組,不但可重新生出聯結的通道使鄰近區域就近來幫忙,更可重新動員組織非鄰近的區域也投入救災的工作,只要接受到視覺的訊息,工作上沾一點邊就可派上用場。

此外,Bates認為,嬰兒一出生時所有的神經細胞都已具備,但細胞間的聯結及神經網路間的四通八達,要靠後天環境的刺激以使其神經迴路更稠密、更發達。

● 刺激與大腦

有些家長會認為給孩子的刺激越多越好,但Bates卻表示,過度刺激會造成腦部特定領域過度發展,而妨礙到其它功能領域。

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教授Dr. Andrew Meltzoff提醒家長,嬰幼兒就是嬰幼兒,別把他們當大學生,或急於刺激孩子而給其太大壓力。最好的學習應是透過親子互動的遊戲,且要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對學習產生興趣。嬰幼兒在探索、瞭解世界時,保持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故父母需彈性地教導,不必設定孩子非在特定時間學會特定事情。

至於市面上有許多滋補腦的藥品,甚至流行吃腦補腦的說法,洪蘭指出,這些觀念都不正確。許多父母一週五天給孩子排英語班、才藝班,卻忽略遊戲才是孩子正常發展最重要的途徑,因為孩子可從中接觸許多不同的視覺與聽覺刺激,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洪蘭更提醒,父母也不可太過保護孩子,應適度放手讓他經驗各種不同的環境、接受各種不同的刺激。Meltzoff也形容,給嬰幼兒滑鼠、電腦或將其關在衣櫃裡都是過猶不及的刺激。

● 語言與大腦

語言習得的區域,跟以後使用語言的區域並不一定相同。在研究中,Bates就發現並沒有所謂天生的語言器官,即腦部沒有一個特定的區域從一出生就負責語言。例如大腦若在語言習得前受傷,也能以其他結構來習得語言,即右腦可學會左腦的功能,但出生時左右腦並非都一樣。例如只有左腦受損的嬰幼兒,在頭三、四年會影響到說話能力,但語言學習的過程,會改變嬰幼兒的腦部構造;經過錯誤、學習、修正的歷程,運用腦部不同的區域來解決問題,而找到適合的模式,此即透過學習來塑造大腦。

而學會說話的早晚,是否與IQ有關?Bates認為,雖然較早會說話的小孩詞彙較多,但不見得IQ會比較高,因為遺傳、環境等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IQ。

至於許多家長覺得孩子需及早學外語,Bates表示,若是在自然環境中學習雙語、甚至多語,及早學習對孩子絕對是好的。洪蘭則舉例說,在日本出生的日本嬰兒,十二個月大前可辨認出英文中有、而母語中沒有的/r/和/l/,但長大後這個能力就消失了。因此,從小學外語是對的,將來再說外語時腔調不會那麼重,因為他保留了一些對那個語言語音特有的敏感度。但Bates提醒,環境對學習很重要,若孩子學習的語言在生活中並無運用的機會,則太早學習意義並不大。此外,Bates還說,對孩子最好的語言刺激方式,是每天日常生活的談話,且這種方式絕對不會超過孩子語言的極限。

(本文整理自「第一屆信誼0~3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部分內容)

專題演講摘要

Dr. Elizabeth Bates

Dr. Elizabeth Bates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心理系與認知科學中心教授


Dr. Andrew N. Meltzoff

Dr. Andrew N. Meltzoff

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教授、The Center of Mind, Brain, and Learning副主任


Dr. Inge Bretherton

Dr. Inge Bretherton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兒童與家庭研究中心教授


Dr. Jay Belsky

Dr. Jay Belsky

賓州州立大學人類發展系的榮譽教授、倫敦大學博貝克學院心理學系教授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