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一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小小腦袋學問大(上)
文/信誼基金會 審閱/柯華葳教授
近幾年來,由於腦神經醫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嬰幼兒的發展愈來愈受重視。在2000年一月舉辦的「第一屆信誼0~3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中,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多項重要研究發現與觀點,本文特將精華彙整,盼望每一位父母都能體會「愛,從瞭解開始」,讓寶寶與世界同步,邁向新世紀。
人類處理資訊的大腦,是全世界最好的學習機。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心理系與認知科學中心教授Dr. Elizabeth Bates表示,大腦會自己將舊功能延伸出新的功能,認知是自然演化的歷程。
大腦具彈性
嬰兒的大腦極有彈性,即大腦具可塑性。陽明大學認知神經心理學系教授洪蘭指出,大腦的認知功能可被重組,不但可重新生出聯結的通道使鄰近區域就近來幫忙,更可重新動員組織非鄰近的區域也投入救災的工作,只要接受到視覺的訊息,工作上沾一點邊就可派上用場。
此外,Bates認為,嬰兒一出生時所有的神經細胞都已具備,但細胞間的聯結及神經網路間的四通八達,要靠後天環境的刺激以使其神經迴路更稠密、更發達。
● 刺激與大腦
有些家長會認為給孩子的刺激越多越好,但Bates卻表示,過度刺激會造成腦部特定領域過度發展,而妨礙到其它功能領域。
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教授Dr. Andrew Meltzoff提醒家長,嬰幼兒就是嬰幼兒,別把他們當大學生,或急於刺激孩子而給其太大壓力。最好的學習應是透過親子互動的遊戲,且要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對學習產生興趣。嬰幼兒在探索、瞭解世界時,保持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故父母需彈性地教導,不必設定孩子非在特定時間學會特定事情。
至於市面上有許多滋補腦的藥品,甚至流行吃腦補腦的說法,洪蘭指出,這些觀念都不正確。許多父母一週五天給孩子排英語班、才藝班,卻忽略遊戲才是孩子正常發展最重要的途徑,因為孩子可從中接觸許多不同的視覺與聽覺刺激,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洪蘭更提醒,父母也不可太過保護孩子,應適度放手讓他經驗各種不同的環境、接受各種不同的刺激。Meltzoff也形容,給嬰幼兒滑鼠、電腦或將其關在衣櫃裡都是過猶不及的刺激。
● 語言與大腦
語言習得的區域,跟以後使用語言的區域並不一定相同。在研究中,Bates就發現並沒有所謂天生的語言器官,即腦部沒有一個特定的區域從一出生就負責語言。例如大腦若在語言習得前受傷,也能以其他結構來習得語言,即右腦可學會左腦的功能,但出生時左右腦並非都一樣。例如只有左腦受損的嬰幼兒,在頭三、四年會影響到說話能力,但語言學習的過程,會改變嬰幼兒的腦部構造;經過錯誤、學習、修正的歷程,運用腦部不同的區域來解決問題,而找到適合的模式,此即透過學習來塑造大腦。
而學會說話的早晚,是否與IQ有關?Bates認為,雖然較早會說話的小孩詞彙較多,但不見得IQ會比較高,因為遺傳、環境等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IQ。
至於許多家長覺得孩子需及早學外語,Bates表示,若是在自然環境中學習雙語、甚至多語,及早學習對孩子絕對是好的。洪蘭則舉例說,在日本出生的日本嬰兒,十二個月大前可辨認出英文中有、而母語中沒有的/r/和/l/,但長大後這個能力就消失了。因此,從小學外語是對的,將來再說外語時腔調不會那麼重,因為他保留了一些對那個語言語音特有的敏感度。但Bates提醒,環境對學習很重要,若孩子學習的語言在生活中並無運用的機會,則太早學習意義並不大。此外,Bates還說,對孩子最好的語言刺激方式,是每天日常生活的談話,且這種方式絕對不會超過孩子語言的極限。
(本文整理自「第一屆信誼0~3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