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一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一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小小腦袋學問大(下)

文/信誼基金會 審閱/柯華葳教授

模仿與學習

人類大部分的學習來自觀察別人,而嬰兒一出生就會模仿別人的臉部表情,這項能力有助於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就和其他人做正面的溝通。

● 模仿是天生的能力

嬰幼兒喜歡觀察別人,因為他們想和別人一樣。研究發現,嬰兒周遭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是其探索世界的工具;成人則是嬰兒模仿、學習的榜樣。在一項針對八十名平均三十二小時大的新生兒所做的實驗中,Meltzoff發現,這些實驗前從未見過父母張嘴、吐舌等表情的新生兒,竟會主動模仿成人這些動作,證明模仿是天生的能力。

● 模仿是目標導向的行為

另一實驗中,二十一天大的嬰兒對成人張嘴、吐舌、噘嘴、動手指頭的動作可立即模仿,有些學者就認為模仿是直接認知;但Meltzoff卻表示,模仿動作雖快仍是經過「考慮」的。如嬰兒剛開始嘴巴張開一點點,然後愈張愈大,最後嘴巴已張得很大;噘嘴也是同樣情況,由微微噘嘴、牽動嘴角,到最後嘴巴都噘起來了,顯示嬰兒的模仿,是有意識的目標導向行為。

Meltzoff還從實驗中發現,嬰兒會犯「智慧型的錯誤」(intelligent errors),如嬰兒模仿噘嘴是先牽動嘴角,就說明了嬰兒從「回憶」到正確地做出模仿動作,是經過錯誤嘗試的,即嬰兒會從錯誤中學習,以不同方式達到目標。

● 非立即性的模仿

雖然皮亞傑認為十八個月以內的嬰兒沒有回憶能力(recall memory),Meltzoff的實驗卻證明,十四個月大的嬰幼兒有延遲模仿的能力,67%的嬰孩能記得一星期前成人教的新動作;而十八個月大的嬰幼兒在四個月後也還記得當初所學的動作。這就是說,嬰幼兒有很強的認知及回憶的模仿能力,且對看不到的東西,仍有表徵系統使之存於其腦海中—即嬰幼兒的模仿可先儲存,一段時間後再表達出來。

● 模仿與意圖發展

如Meltzoff所言,嬰幼兒在模仿前是經過思考的。嬰幼兒喜歡模仿大人,而大人動作重複次數的多寡及情緒的表達,會影響嬰幼兒對大人意圖的思考。重複次數越多,對嬰幼兒的影響越大,且會從大人的情緒中調整自己的行為。瞭解大人的意圖,對嬰幼兒學習及溝通過程相當重要。Meltzoff說,這樣嬰幼兒也才易辨別什麼行為是可學習的,什麼是不該學的。

● 模仿連結內外在世界

嬰幼兒喜歡模仿大人、喜歡社會互動。模仿能搭起內在和外在世界溝通的橋樑(如「同理心」是緣自於模仿);而社會互動會帶出以後的認知發展。Meltzoff表示,約十八個月大的嬰幼兒,能將內在感覺呈現於外在行為;他們在觀察別人外在行為時,也可反應出他人內在的感覺,這對嬰幼兒的學習是很重要的。甚至一個月大的嬰兒,就會將所觀察的和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做聯繫。Meltzoff認為,他們可把所看到的行為,用自己的感官做模仿比對,做感覺上的整合以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Meltzoff還指出,嬰幼兒可看出別人和自己相同處、喜歡被大人模仿,因有人和他們一樣會使其產生安全感。因此,善用親子間的互相模仿、自然的互動,對嬰幼兒學習最有幫助。

小小科學家

0~3歲的嬰幼兒就像搖籃裡的科學家,亟於探索外在的認知世界,主動積極地想瞭解外界人事物。Meltzoff表示,嬰幼兒不是由單一管道獲得資訊,而是用多種感官交互學習、整合而成,就像科學家一樣會做實驗。

嬰幼兒的小小腦袋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會思考、預測、尋找解釋,並藉由觀察、模仿而學習;且還會發展出對外在世界的心智結構,進而影響其未來的信念及對事件的詮釋。因此,父母應掌握嬰幼兒0~3歲學習的關鍵期,適度刺激其腦部成長,並給予其最佳的學習環境,以奠定好嬰幼兒未來的基礎。

(本文整理自「第一屆信誼0~3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I》部分內容)

專題演講摘要

Dr. Elizabeth Bates

Dr. Elizabeth Bates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心理系與認知科學中心教授


Dr. Andrew N. Meltzoff

Dr. Andrew N. Meltzoff

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教授、The Center of Mind, Brain, and Learning副主任


Dr. Inge Bretherton

Dr. Inge Bretherton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兒童與家庭研究中心教授


Dr. Jay Belsky

Dr. Jay Belsky

賓州州立大學人類發展系的榮譽教授、倫敦大學博貝克學院心理學系教授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