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二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第二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依戀關係與氣質:理論概念的整合

主講人:Dr. Brian Vaughn

Bowlby提出的親子依戀理論是建立在演化論的基礎上,主張依戀行為控制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 control system)存在於人類腦部的神經基質中。Bowlby相信在生命的頭幾年中,依戀行為控制系統會啟動,並引導孩子與主要照顧者共同建構(co-construction)起依戀關係。Bowlby認為這些後天培養出的目標、期待、欲望與情感等心理內涵,會組織成個體的認知結構,此即為他所稱之「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

Bowlby的依戀發展模式,本質上是在論述依戀關係於生命頭幾年之成長方向與歷程的一般傾向。Mary Ainsworth進一步將此理論擴展及延伸,她認為依戀的品質可以從「安全感」的向度上區分成不同的類型(如「安全型」與「不安全型」的依戀),不同類型的依戀,會讓孩子建構出不同的內在運作模式。

綜合上述,Bowlby與Ainsworth的依戀形成及維持理論,結合了生物及社會(學習)理論中所提及的的議題與歷程,並據以說明嬰兒期及兒童早期的親子關係如何被共同建構的過程,並據以瞭解從嬰兒期到成人期,親子關係的個別差異如何影響兒童人格的發展。根據依戀理論,這些歷程與發展都是建構在早期(並持續存在的)親子關係品質之上。

許多研究者也試圖以氣質理論來解釋人格形成的先導因子(precursors)。相對於依戀理論在基本的研究議題、歷程、構念、及測量等方面都較為統一,氣質理論則意見紛歧,不論是研究的基本議題、氣質的構念,或何種測量向度最能捕捉常態變化和年齡內變異,各家並沒有一致的看法。然而,大部分的氣質理論(但並非全部)都假定氣質特質是植根於各個特定嬰幼兒獨具的生理特徵,而非經由照顧者與幼兒透過社會性之共同建構所產生。依戀理論與氣質理論對人格社會發展的解釋在概念上是如此的不同,也難怪這兩者的論述(與理論家們)在觸及解釋以上種種議題的發展時,經常會意見不合。

這場演講的內容將涵蓋幾個目前受歡迎的氣質論述,並探討從嬰兒期到兒童早期,各種取向的氣質測量(measures)與依戀測量之間的相關性(或不相關性)。研究發現,大部分的氣質測量與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派典中最經典的發現——安全/不安全向度(Secure vs. Insecure dimension)只有些微相關或沒有相關。此外,即便有些研究結果的確發現不同依戀類型孩子的氣質有顯著差異,這些差異也只顯現於不安全依戀兒童之間(通常是迴避型和阻抗型之間有差異)。然而,當使用非陌生情境的其他方式來測量依戀安全性時,氣質和依戀間的相關值卻有升高的趨勢。比如,以一個連續向度(亦即:安全分數高低)來測量安全性高低的「依戀行為Q分類(AQS)」,以AQS測出的依戀分類與許多氣質測量都顯示出微量到中度的相關。研究也發現,當氣質測量向度逼近負向情緒或一般情緒傾向之描述,依戀與氣質的相關性也隨之增加,這是因為AQS與氣質量表測量的都是兒童在社會情境中的情緒品質。因此可以推論,原則上情緒並不能自兒童所成長的社會環境中分離。如果氣質理論想要保留「氣質特質應視為嬰幼兒本身的特質,而非其所成長的人際環境的特性」的主張,則上述的推論似乎會對各派氣質理論造成較大問題。然而,如果氣質理論能融入從嬰兒期到兒童期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之於氣質的角色,則依戀與氣質可被視為是同等重要的兩個取向,此兩者之結合,對人格和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的建構所能提供的解釋,將比個別理論所能提供的說明更為完整。

專題演講摘要

Dr. Mary Rothbart

Dr. Mary Rothbart

奧勒岡大學心理系教授


Dr. Brian Vaughn

Dr. Brian Vaughn

奧本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學系教授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