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二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第二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依戀關係與社會能力發展的關連性

主講人:Dr. Brian Vaughn

二十五年來,許多研究者都曾對人際適應能力下定義,從列出各種該有的好特質(及應避免的壞特質),到能讓特定人際互動成功的行為(或態度)技巧都有。然而,這些定義卻無法通過發展穩定性的測試﹝例如,某個階段的「技能」可能變成另一階段的「障礙」﹞,或是類化到不同的人際關係種類、不同的社會團體與不同的文化類型。

有些研究者提出的定義卻能通過這些考驗。例如,Waters與Sroufe認為人際適應能力應該被定義為「個人人際目標的達成」,而且在達成此目標的同時,別人的目標不會因而受限。Rose-Krasnor也曾提出類似的定義,她將人際適應能力描述為具階層組織的結構。此結構具有多重的層次(levels),而在每一層次都有許多的「面向」(facets)。此階層組織的最高層是被稱為「人際適應能力」(social competence)特質。在階層較低之層次中,則認定了不同種類的人際關係及自我特性。在階層組織的最低層,認定了在特定環境、人物,或人際互動類型之下所需的特定社交技巧。這種定義方式(即便指稱的不是相同的社會技巧)十分具吸引力,因為可適用於任何發展階段、各種社交對象、各種人際互動的場合、及各種文化類型中。

這些廣泛的、相對來講較為抽象的定義雖然十分吸引人,卻不易確切落實在真實、可觀察到的現象上。Vaughn、Bost和同僚在美國進行的研究,便試圖在抽象人際適應能力定義的骨幹上,添加實徵研究的血肉。在此系列的研究中,以二到六歲的學前幼兒為樣本,並使用一系列適合幼兒並涵蓋各個行為面向的測量,包括人緣及社會關係(sociometrics)訪談(從三歲開始)、直接觀察同儕導向行為,及長期觀察兒童之社交行為後對於其人格及行為所做的摘要性描述。實徵分析發現,這些測量結果與Rose-Krasnor所提出的階層結構理論模式具有統計上之一致性。一系列的研究結果並顯示,此模式(一般而言)能符合以三到六歲兒童為樣本的資料,以及從不同種族群體和兩個不同國家所收集到的資料。在測量工具中,顯現較具人際適應力的兒童有較多親密的朋友,且在與這些朋友互動時比那些較不具人際適應力的兒童會使用較為互惠的方式。更甚者,較具人際適應力的兒童也比不具適應力的兒童更能達成特定的人際目標。

更為有趣的發現是,具人際適應力比不具人際適應力的兒童更對親子依戀關係覺得滿足(亦即安全型依戀)。依戀關係與早期人際適應能力之間的連結關係,已經在眾多文獻中獲致廣泛的支持,這些文獻並提出各種說法來解釋此關連性。不管這些解釋到底是怎麼說的,可以清楚確定的是,孩子並非將安全堡壘行為(例如:或遠或近的探索行為、以及當害怕或難過時尋求照顧者的親近與接觸)直接轉換到家庭之外的同儕互動上。反而是安全型依戀的孩子與同儕互動所使用的技巧,很少能在其親子互動行為中找到相對等的模式。這些同儕互動技巧更無法明顯地追溯到模仿自父母(依戀對象)的行為。那麼,我們該如何解釋安全型依戀與成功的早期人際適應能力兩者之間一再被研究結果所支持的關連性呢?

我們在這裡要提出的主張是,安全型依戀的孩子相信,探索世界是安全的,因為遭遇危險或感到難過時,父母會出現在身邊給予支持。這樣的信任感,是在生命的頭幾年,透過每日例行瑣事與緊急事件交互堆疊的經驗而社會化的結果。這樣的信任感也同時讓孩子相信,人際世界既不是應該逃避的危險亦非可濫用的利益,而是可以運用與享受的資源。我將提出一系列的研究計劃用來驗證以上的假設,並呈現據此假設模型已經收集到的初步實徵資料。

專題演講摘要

Dr. Mary Rothbart

Dr. Mary Rothbart

奧勒岡大學心理系教授


Dr. Brian Vaughn

Dr. Brian Vaughn

奧本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學系教授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