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六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第六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當大腦遇到字:大腦學習閱讀的方式(下)

主講人:Dr. Brian A. Wandell

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全世界有很多實驗室利用各式磁振造影掃瞄工具進行關於大腦閱讀神經迴路的研究。對於認知神經科學家來說,研究閱讀的大腦機制是很一項有趣且具挑戰性的工作,因為閱讀時必須牽涉到複雜的大腦機制,並非單一區域就可以處理的。舉例而言,文字包含了字形、字音、字義訊息,以及這些訊息彼此之間的連結,而由於不同屬性的訊息會激發的大腦區域不同,所以它們之間必須發展出互相連結的迴路。在大腦閱讀神經迴路發展的過程當中,只要任一區域本身或是區域間的連結不是完整的發展,就有可能導致閱讀的困難。

過去十年的研究裡,有一個接近視覺區域的大腦區域,被視為跟閱讀有特定的關連性(譯者註:visual word form area, VWFA,中文可以翻議程視覺文字辨識區域)。這個區域的大小和運作特性,是我自己的實驗室,以及全球各地實驗室有興趣的研究標的。

除此之外,另外兩個區域也跟閱讀息息相關,分別是在靠近聽覺皮質區(譯者註:威尼基區),負責語音的處理,以及額葉的區域(譯者註:布羅卡區),在一百年前就被發現與語言產出能力有關。雖然這三個區域都和閱讀有關,但是他們之間的關連是非常複雜的,因為這三個區域並非只處理閱讀活動,而閱讀時也不是僅有這三個大腦區域會有反應。目前研究認為這三個區域是整個閱讀神經迴路當中的一部份,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以及成人進行精熟閱讀時都會用到。

關於大腦的閱讀神經網路可以利用病人的神經病理研究,以及從功能性磁振造影(fMR), 也就是測量腦傷大腦活動。

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有兩種研究法。

第一個方法是比較在兩個不同實驗情境下的大腦反應。例如:我們請兒童進行閱讀作業與另一個和閱讀無關的作業,但這個作業所需的努力、視覺處理等因素都與從事閱讀時相同,然後透過比較兩種作業的大腦活化差異,找出那些只有在閱讀時,有比較高活化的大腦區域。由於閱讀牽涉到很多不同的歷程,因此在實驗設計上就需要一點巧思。有時可能是要求受試者辨識字詞,或是進行語音判斷,或是進行字意處理,或是將一些詞彙子組成句子等,利用不同的作業方式所得到的結果,研究者拼湊出精熟閱讀所需的整體大腦系統。

第二個fMRI 的研究方法,則是比較不同類型的受試者,例如比較字詞辨識能力高、低兩組不同受試者在進行相同作業時,大腦活化的型態是否有所差異。研究人員常採用這樣的方法進行研究,但這樣的方法並無法觀察到大腦的個別差異。

以測量大腦活動的方式研究閱讀活動已經有20-25 年,論文成千上百。我在第一場演講,主要是針對功能性的腦部活動研究進行文獻的回顧,或許會有點強調我的實驗室所進行的研究。

專題演講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