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專題演講摘要

搖籃裡的科學家~語言發展與嬰兒大腦

主講人:Dr. Patricia K. Kuhl

從牙牙學語的六個月開始,到三歲前說出完整的句子為止,在各種不同的文化當中,兒童都循著類似的發展軌跡,而且快速又輕而易舉地學到他們的母語。對於嬰兒究竟是如何達成這樣的任務,已成為學者爭議語言本質及起源的焦點(Hauser, Chomsky和Fitch, 2002; Newport和Aslin, 2004; Kuhl, 2004)。嬰兒的天賦以及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對於能夠成功地習得語言,至為關鍵;初出生時,無論所處的文化為何,嬰兒都能分辨世上所有語言當中的語音(phonetic units)。然而,接近周歲時,他們的語音知覺技巧轉為對專注自己的母語,並且顯著地提高對母語語音區辨的敏感度;但就在同時,嬰兒分辨外語語音的能力卻減弱了。

越來越多的研究致力於找出在這轉變下的學習機制,過去十年間的研究提出了一個令人驚異的答案。小小的嬰兒掌握到母語當中語音和音節出現的機率以及它們出現關聯性,並且將這些統計上的規律性用在許多語言學習的層面,像是語音(Kuhl等人,1992; Maye, Werker,和Gerken, 2002),聲韻規律(phonotactic, Jusczyk, Luce和Charles-Luce, 1994),詞彙(Saffran, Aslin和Newport, 1996)及語法(例,Pena等人, 2002)上。

這些嬰兒具有統計式學習技巧的研究發現,增進了我們對於學習機制的理解,因為這些能力顯示嬰兒能自動地由所聽到的語言當中掌握有意義的訊息;但同時我們看到了另一個正逐漸成形、更複雜的局面。新的研究顯示,社會性因素在語言學習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在九個月大時初次接觸到新的語言時,嬰兒能從與真人面對面的互動當中,而非從一個脫離現實的聲音來源,開始語音的學習,儘管在這兩個情境中所呈現上的聽覺訊息是完全一樣的。這也意味著在早期語音學習上,社會性的互動佔有一席之地(Kuhl, Tsao和Liu, 2003)。另一個社會性的因素是慈母式語言(infant-directed,ID)。它刻意凸顯出辨識語音的重要聲學線索(Kuhl等人, 1997),而這凸顯的說話特性與嬰兒的語音知覺能力有很強的關聯(Liu, Kuhl和Tsao, 2003)。

這些新發現使得探討語言知覺發展機制的理論更為細緻、精確。此次演講的重點集中在語言早期的習得階段,也就是當嬰兒開始利用母語特定語音知覺類型的時期。此外,將討論個人關於語言學習機制的修訂版理論模型──母語磁吸理論擴充版(the Native Language Magnet Theory, expanded,以下簡稱NLM-e)。NLM-e含括了五個新的準則,並得出經得起實徵研究檢驗的預測。

專題演講摘要

Dr. Patricia K. Kuhl

Dr. Patricia K. Kuhl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聽語科學系教授


Dr. Sandra Calvertl

Dr. Kim Plunkett

牛津嬰兒實驗室創辦人、牛津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