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寶寶語言能力大發現(II)~母語互動 形成大腦語言地圖

文/楊毓菁

語言學習有關鍵期?!

語言學習有關鍵期嗎?Kuhl想從孩子移民外國的年齡研究,得知第二語的學習效果。她發現,孩子3~7歲,語言學習能力可維持一定水準;但若到8歲,甚至青春期才移民,學第二語言會比較困難。

孩子出生時,大腦中有上兆個神經細胞,神經元彼此沒有聯結,接受刺激後,神經元突觸開始聯結,3歲時,突觸連結數目已比成人多出三倍。但青春期時突觸連結有了改變,大腦會逐漸修剪不必要的連結,所以大人學習第二語言不像寶寶那麼快,而且學習語言很重要的關鍵,還是要在自然環境下學習。

母語互動 形成大腦語言地圖

到底寶寶該學幾種語言,才不會過多或太少?如果父母會好幾種語言,加上外籍女傭,孩子接觸五種以上的語言,就能變成多語寶寶嗎?其實,孩子的聽覺認知只對母語語音敏感;「寶寶的大腦可以敏銳抓到母語中細微之處,而母語者才能表達母語中細微的差異,孩子與母語者對話,學到的才會是精準的語言」Dr. Kuhl說。

例如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台灣人,孩子很快就能學好父母各自的母語;就算台灣父母能操多國語言,孩子最快學會的,也還是父母最常跟孩子對話的一種語言。至於外籍女傭要對孩子說自己的母語,還是講零星的中文呢?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孩子的大腦會自動統計聽到的語音資訊、出現的頻率、分佈的機率,他們以聽到的語言做出統計表,自然呈現各種語音語法的地圖。」所以媽媽講中文、阿公講台語、爸爸講日文,孩子自小跟他們接觸,就可以與他們對答如流。

但是Dr. Kuhl初步研究發現,雙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第一次開口講話或發生第一個詞彙的時間不見得會在12個月大,可能會往後延一點。好消息是,這些寶寶的認知能力似乎較好,思考模式也較有彈性。

注1:採訪諮詢/Dr. Patricia K. Kuhl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Dr. Kim Plunkett (英國牛津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與嬰兒實驗室創辦人)、胡中凡(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

注2:本文選自《學前教育雜誌》2006年7月號

專題演講摘要

Dr. Patricia K. Kuhl

Dr. Patricia K. Kuhl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聽語科學系教授


Dr. Sandra Calvertl

Dr. Kim Plunkett

牛津嬰兒實驗室創辦人、牛津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