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語言是研究發展的「視窗」(II)

文/柯華葳教授

關於嬰幼兒如何獲得詞彙,曹峰銘教授先提出新生兒對語言理解反應的一些現象,也指出理解和說出(產出)能力上的差異。緊接著,文中提到一些早期詞彙發展的特性。例如ㄧ、ㄨ、ㄚ的音比較好發,因此我們不必太興奮,不論嬰兒先叫媽、爸、姨或姑。肯定的是,環境上有什麼訊息,孩子就說什麼,例如:成人口語中動詞、名詞多,功能詞少,幼兒亦若是。但是,環境中不只提供語言刺激,還伴有許多「雜音」,而嬰兒是如何學到「詞」的呢?曹教授以目前較多人採用的論述——聯結論、社會互動論——進行討論。首先,以聯結論探討先天的詞彙對應限制與規則;其次,以社會互動論討論嬰幼兒詞彙的獲得方式;最後,並加以討論每項論述之不足處,其中包括動詞的習得及語音、詞彙的學習關係。

讀過這兩篇論文,我們更明白要母語發展,認知(神經系統)與環境在其學習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認知過程中的分辨、分析、綜合運作,形成語音知覺磁吸或知覺類化(劉惠美,本冊)。也就是說,幼兒過度類化指貓為「汪汪」是一種認知運作的結果。研究者同意,過度類化是詞彙太少所發生的情形(曹峰銘,本冊)。但也有研究指出,過度類化不是發展必有的現象(Marcus, Pinker, Ullman, Hollander, Rosen, & Xu, 1992)。無論如何,重點在過度類化現象不會久留。幼兒很快就會知道他所命名指稱的事物,並非他原先所以為的。至於環境條件,最重要的大概就是社會互動。嬰兒喜歡看人的臉部,特別是眼睛,因為它表「情」。 Tomasello和他的同事 (例:Tomasello & Barton,1994; 曹峰銘,本冊)提出詞意自然存在於談話情境中。幼童由說話者的表情、凝視等動作,閱讀出他人意向 (intention) 並瞭解詞意。當然,嬰幼兒還有一項溝通利器,「手」。如手「指」某物表示「要」、伸出雙臂表示希望「抱抱」等。Kuhl和曹峰銘、劉惠美(2003)合作訓練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認識中文語音,發現同樣內容和相同的教學時間,接受電視影片的訓練效果,遠不如實際互動效果。

讀完語音和詞彙文獻,讀者或許會問,那「語法」呢?語音、詞彙是語言發展最先觀察到的兩個「成就」,是其他語文面向發展基礎。特別是詞彙獲得的多寡,在發展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

(一)Goswami(2002)提出當幼兒詞彙到達一個「量」時,因著字詞間語音相似性越來越多,需表徵語音以利辨識和記憶組織,而這也是聲韻覺識發展的基礎。
(二)詞彙到一個「量」,開始形成典型及類別概念(曹峰銘,本冊)。
(三)有了詞彙,因詞彙位置安排,語法於是產生。語法指詞彙的位置,位置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例如:「媽你好」、「你媽好」,意思完全不一樣。開始有詞彙的幼兒,一個字音可表達許多意思,例如寶寶說:「球」,他指的可能是「我要球」或是「球在那」,也可能只是命名(張欣戊,民74)。此時,成人必須猜測幼兒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當詞彙更多,例如三、四歲幼兒表達漸漸符合成人詞序;五歲左右,其語法就與成人日用語法組織接近了!

結論

母語學習過程中,我想沒有母親會拿著字卡站寶寶面前說:「跟我說,蘋果。」「很好,再說一次。」然而,不論是名詞、動詞或是抽象的形容詞,多數幼兒都可以學到。學習過程中,會有錯誤產生,但父母不一定糾正每次的錯誤。

注:本文節錄自<第四屆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進入嬰幼兒的語言世界>緒言

專題演講摘要

Dr. Patricia K. Kuhl

Dr. Patricia K. Kuhl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聽語科學系教授


Dr. Sandra Calvertl

Dr. Kim Plunkett

牛津嬰兒實驗室創辦人、牛津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延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