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第四屆信誼嬰幼兒發展研討會 延伸報導

語言是研究發展的「視窗」(I)

文/柯華葳教授

大多數孩子學習母語沒什麼大問題,只要時候到了自然開口說。但是說多少、說些什麼卻是更值得注意的重點(Hart & Risley, 1995)。其重要的原由,第一點為第一語發展與概念的形成是同時發生的(曹峰銘,本冊);不論研究語言的理解或語言的表達,都說明了嬰幼兒概念發展的重要性。第二點,語言發展與孩子日後的閱讀與學習(包括:第二語)有關(例:Goswami,2002、Burns, Griffin, & Snow, 1999)。第三點,語言習得、語言表徵,與認知、腦神經發展有交互作用(曹峰銘、劉惠美,本冊、Karmiloff-Smith, 1997(註))。

人類如何習得母語?

語言是研究發展的一扇「視窗」。不過,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母語是怎麼習得的。想一想下面的問題:

(一)一群人說話甚至搶著說話,嬰兒怎麼分辨不同人之間斷斷續續、似乎連續又不連續的語音關係?
(二)在複雜的語音刺激中,嬰兒怎麼知道哪些語音要組成一個單位,且是有意義的詞單位。
(三)當嬰兒好不容易捉到一個常常出現的音,如「不哭、不哭」,但伴隨著媽媽各樣的表情和動作,這聲音到底指稱什麼?
(四)他又怎麼學到身邊熟悉者的稱呼?有時聽到「親愛的」、有時是「太太」、有時「喂」、有時 ……,且不論怎麼稱呼,這個人都有回應?
(五)當媽媽抱寶寶指著環境中的事物命名時,寶寶朝母親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堆物品在眼前,他怎麼知道媽媽說「看,花花」是什麼?

有答案嗎?雖然語言量的多寡與品質有個別差異(Bates, Dale, & Thal, 1995),但不論資質如何,大多數孩子可以使用母語溝通。因此有學者認為不以天生觀點探討語言發展,即無法說明語言發展特性。是的,語言看似獨特有其發展特性,如:語音、詞彙等向度,各有其發展機制與限制 (Locke, 1997)。我們可以看到嬰兒在一、兩年間得以擬母語發音,三、四歲時可用簡單母語詞彙、語法與外界溝通。沒錯,母語是學習來的(劉惠美,本冊)。其中,學習能力及環境的充分刺激都是必要條件。

嬰幼兒語言覺知與詞彙學習新探

孩子怎麼學母語?是本屆研討會主題。大會邀請到P. Kuhl和K. Plunkett兩位在語言發展領域備受國際肯定的教授,與大家分享他們所做的研究,以及對語言發展的論述。

依往例,大會也邀請國內學者依大會主題作文獻探討,使與會者手邊有相關文獻資料可以參考。這次邀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曹峰銘博士和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劉惠美博士撰寫。二者為專研嬰幼兒語言發展之新生代學者,都曾於華盛頓大學與P. Kuhl教授一起研究。劉惠美博士撰寫嬰兒如何解讀語音密碼,曹峰銘博士撰寫嬰兒如何學習詞彙。兩篇論文不僅文筆流暢並且有清晰的推論,涵蓋了嬰幼兒語言發展領域之重要文獻。

首先,劉惠美教授介紹了嬰兒語音覺知研究。文中提到世上各種語言約包涵600個子音、200個母音。每一語言系統,平均使用40個可區分的音素。這說明了嬰兒來到一個非常豐富且複雜的語言環境,在其中他要抽絲剝繭才能學到週遭人在說些什麼。研究肯定新生兒擁有有效率的語音範疇覺知(亦做語音類別知覺),這開展了語言發展之路,包括他對母語語音越來愈細膩的辨識。環境中相鄰語音的出現頻率、語音是否清晰、母親是否有更多「媽媽語」的特性,都會成就嬰幼兒不同的語言能力。長期追蹤資料顯示,6個月的語音辨識力,和13個月、24個月時字詞的產生量與理解力都有關係,且還可預測兩歲時的字詞理解(劉惠美,本冊)。

注:本文節錄自<第四屆0~3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緒言

專題演講摘要

Dr. Patricia K. Kuhl

Dr. Patricia K. Kuhl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聽語科學系教授


Dr. Sandra Calvertl

Dr. Kim Plunkett

牛津嬰兒實驗室創辦人、牛津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延伸報導